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商家企业 > 正文
    购物车
    0

    公主岭优化玉米产业格局看农业结构调整

    信息发布者:沐亚忠
    2017-01-10 01:00:19    来源:吉林日报李樊 陈沫   转载

       原标题 从优化玉米产业格局看农业结构调整——公主岭一次生动的转型实践

        和众多城乡一样,在吉林省中部的公主岭市,生活着数十万名依赖粮食作物种植、依赖土地经营的农民;和许多城乡不同,公主岭市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辽平原腹地,素有“中国黄金玉米带第一城”美誉。

      在市场化大背景下,一个玉米优势产区,如何应对粮价下降,如何保障农民稳产增收,如何让土地可持续“生金”从而占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高地……一系列问题,为人们所关注。

      近日,记者走进公主岭,谜团随之揭晓。立足优质玉米产区定位,衔接玉米供需两侧,一步步从粮食生产内部进行结构调整的“好棋”正在巧妙“落子”。

      盯准市场需求,规模化种植特种玉米

      与公主岭市南崴子镇房身岗子村村委会一墙之隔的是吉林省农嫂食品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厂区大院。深冬时节,尽管室外寒风凛冽,但公司仓储库、生产车间里,却是一派忙碌火热景象。

      走进近百平方米产品展厅,一袋袋印有英、日、韩等各国文字的玉米包装产品随处可见。由瑞士SGS国际通标公司签发的G.A.P、ISO9001、ISO22000等认证资质证书依次陈列。

      “2015年,公司营业额5000万元,出口比重占据总产值的半壁江山。2016年,我们延续‘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种植了1万亩甜糯玉米……”大屏幕播放的企业宣传片,把“东北农嫂”品牌发展路径集中展现在我们眼前。

      是什么让一个本土农业企业有着如此不俗的市场表现?

      公司总经理齐新江言简意赅地道出了其中的奥秘:“围绕优质玉米做文章,结合市场实际,坚持每一穗、每一粒玉米产品的质量把控,是我们企业长足发展的根本。”

      自2012年成立以来,公司就将产品定位与市场紧密联系。针对国际市场青睐的甜玉米以及国内、电商市场走俏的糯玉米等不同消费终端需求细分、具化,研发了相应的近百种果蔬、粮食产品。同时,对选种、种植等每个环节,都采取符合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的全程化管理。

      随手拿起一袋“东北农嫂”甜玉米,透过透明的真空包装可见:去穗的鲜食玉米颗粒饱满、色泽金黄,惹人垂涎。

      记者点评:在多数人追求亩产的当下,吉林农嫂公司以“穗”为生产单位,关注以玉米为代表的粮食作物从生长到销售的全过程,其中蕴含了更多商业智慧和经营理念的创新,甚至注入了许多科技因素。在市场流通中,当每一穗“有的放矢”的品牌化特种玉米产品,较普通籽粒玉米上涨了十几倍身价的经验摆在眼前时,玉米供给侧精准衔接需求侧的探索,便有了现实依据。

      延长产业链条,释放玉米“高能量”

      每到“双十一”“双十二”等电商平台促销活动高峰期,吉林省恒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都忙碌着将“岭城牌”玉米米、紫薯米等粮食深加工产品整理装箱待发。

      公司技术员张庆介绍,在2013年启动玉米深加工研发项目的初期,玉米米产品在国内市场领域尚属空白,并没有可借鉴的技术指标。一粒粒看似普通的玉米米产品背后,凝结着整个研发团队数月的心血,推出新产品,既要保证色泽、形态,又要保持口感的一贯性,还要保留玉米的营养价值和兼顾量产的可操作性。

      目前,恒昌公司通过布局玉米深加工产业,以玉米米这一产品作为突破口,摸索出去皮去脐、熟化灭菌、定型冷却等多道标准化生产工艺流程。以生产一公斤玉米米需要消耗两公斤玉米原料计算,恒昌公司仅玉米米产品就可年转化玉米一万吨,且经济效益倍增。

      达产两年来,通过对玉米米的市场销售情况跟踪调研,恒昌公司发现原粮深加工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其易于加工的特性,迎合了中青年消费群体的需求。

      那么,能否从消费习惯入手,生产出多样化的产品呢?

      于是,他们将技术活用,陆续研发出“线上”热销的绿豆米、红豆米、荞麦米、五谷杂粮复合米等10余种产品。

      记者点评:恒昌公司只是公主岭市探索玉米产业链条延伸的一个缩影。以玉米为代表的原粮,如何“在地生根”,是一个本土化问题。使其具备“遇土而活”的能力,更需要集思广益。恒昌公司引进产业化思维,主动将一个玉米加工食品的概念变成现实,引导消费,开拓出从无到有的市场,并结合潜在的消费心理需求来提供定向服务,不失为一个调整玉米产业供给结构的好路径。

      “一减三增”生态挖潜,构建多元农业格局

      据统计,2016年公主岭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56万亩,比2015年减少4万亩。其中,玉米面积430万亩,减少7.63万亩。

      数字的背后,是一门庞大的生态保持和优化农业格局的大学问。

      公主岭市农委办公室副主任孟繁强介绍,公主岭正在从粮食生产内部进行“一减三增”的结构调整,即减少籽粒玉米面积,增加水稻、特用玉米和蔬菜等经济作物面积。

      2016年,公主岭市抓住水利项目落地机遇,在南崴子、秦家屯、八屋、十屋等有灌区的乡镇,实施“旱改水”,新增绿色水稻种植面积1.5万亩。

      2016年4月,农业部出台《关于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公主岭市积极探索政策支持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途径,依托黑土地保护试点项目,新增大豆种植面积1.8万亩。

      公主岭市万欣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政策引导的受益者之一。今年,合作社首次进行了“粮豆轮作”的尝试,种植大豆40多公顷。种植大豆产生根瘤菌,有助于改良地力,修复土壤。理事长薛耀辉说,土地是农民的根,下一步,他们要探索大豆产业的关联配套能力。

      走进公主岭市刘房子镇向阳坡村生态农业园区,56栋日光温室大棚、两栋智能化温室大棚整齐划一。棚内宽敞明亮,红的玫瑰、白的百合争奇斗艳,芬香扑鼻。据园区总经理丁继民介绍,该项目由吉林省澜建建设集团于201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长年种植花卉、果蔬等园艺特产。截至目前,已为长春、公主岭及周边地区供应鲜切玫瑰等花卉日均1万支。待棚内草莓成熟后,还将发展旅游观光等第三产业。

      2016年,公主岭市因地制宜发展棚膜经济,新增棚室2500亩,新增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5.11万亩。以构建多元化农业格局为目标,重点打造“一带八区”,即有机蔬菜旅游观光带,现代农业示范区、绿色有机蔬菜生产区、露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区、鲜切花卉生产示范旅游观光区、果树苗木生产区、甜黏玉米生产区、生态旅游观光采摘区、食用菌类棚膜生产区。

      记者点评:工不枉人,地不亏人。作为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县,公主岭市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强化提升玉米产业“在地生根”思维,自觉优化“遇土而活”抗风险能力。同时,积极反思,将土壤保护、招商引资等融会贯通到农业格局优化之中。一系列的构架,既解决了黑土地种植业“在地生根”的问题,更萌生出茁壮长成的可能。这种让黑土地持续发力的做法,赋予了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为丰富的内涵。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